Thursday, March 16, 2017

RIP James Cotton

從小就對口琴有一種情意結,十分驚嘆小小一件樂器可以發出如此動人的聲音。在美國迷上藍調音樂,除了結他,口琴算是最重要的藍調樂器,The Rolling Stones的Mick Jagger也經常喜歡露兩手口琴,不過我真正追隨的口琴大師卻不多,只曾在2012年慕名到Yoshi's看James Cotton的Superharp band演出,當晚負責結他的也是高手Elvin Bishop,原來之前James Cotton曾患喉癌,所以唱歌部份已交由歌手負責,但他仍然屢有新作,今天我聽了他13年群星拱照的唱片Cotton Mouth Man來紀念他。
 

Tuesday, March 14, 2017

雜談莎士比亞

在香港長大及就讀中文中小學的我,對西方文學的認識遠不如中國的,甚麼大文豪數來數去只數得出馬克吐溫、海明威等等小說家,至於會寫詩的,就只識得莎翁,其實他的詩我一首也沒讀過,他的劇也只從電視或歌劇得知皮毛。不過最近他的姓氏在傳媒曝光率飈升,那是因為應屆英超聯冠軍李斯特城剛辭退助他們奪冠的神奇教練雲尼阿里,頂上的新教練就是姓莎士比亞!而英國足球的評述員似乎均飽讀詩書,在莎士比亞剛上任就用了很多莎翁名句來評論李斯特城的賽事。今日李城出戰歐聯十六強次回合,總比數落後一果,我看到李城入了第一球後就轉了台,不敢再看下去。到了球賽結束後,手機上彈出了我足球專家朋友武拿的訊息,興奮地說:『莎士比亞又贏了一仗!今日的莎士比亞,就如同上季的雲帥般創造了奇蹟!上任只有短短的三場,不但三場全勝,每場贏兩球,而且其中兩支球隊是上季歐霸決賽的對伍!』成功晉級八強後,評述員繼續以莎翁開玩笑,指李城如能過關斬將入決賽,那真是一場仲夏夜之夢!

無獨有偶,打開Netflix,竟然向我推介一套(文豪)莎士比亞的紀錄片,原來他的爸爸是製造業商人(懂手製皮手套)也參與本地政治,卻因買入一批羊皮惹上官非欠下巨債,莎翁小時候就見證了家庭這個難關。至於他本人的戀愛史也值得一提:他十八歲結婚,太太比他大八年!相信那個年代頗為罕見。

題外話:我一直以為我讀過莎翁的十四行詩,其實我讀過的是以前中學教材入面的馮至十四行詩之十六,今天重讀頗有印象。

Monday, March 13, 2017

甚麼是博物館?

逛博物館是我生活一部份:出外旅行自然是指定動作,本地的博物館我也每當有空就會去參觀一番。其實很少會思考:甚麼是博物館?或者說:那些是博物館必具的特色和功能?香港西九龍故宮館引發了很多爭議,背後的政治固然令人反感,這個館能為香港人帶來甚麼?也很值得探討,有學者就認為西九故宮館根本不算博物館
根據西九故宮博物館現有的資料,丁穎茵感嘆,方案與實際的博物館功能有差別。她指出,博物館一般都有自己的藏品。就像西九的 M+ 博物館雖然未開幕,但購買藏品的過程一直進行中。反觀,「故宮館」展品主要從北京故宮借回來,未有提及本館的購藏計劃,「所以香港那個好難叫做『博物館』,只是一個擺放故宮文物的『展覽廳』罷了。」
本人不是專家無資格評論,不過上文介紹北愛爾蘭北部城市德里(Derry)一座直視探討天主教徒與基督教徒衝突的博物館實在相當有意思:
當地民族主義者(天主教徒)與聯合主義者(基督教徒)的矛盾嚴重。兩教教徒居住區域分隔,亦不會互相入侵對方的社區。當要建一間國立博物館,梳理一個地方的歷史時,政府自然要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宗教衝突,懷著以博物館化解矛盾的意願來建造。建館者設計圓形的觀展路線。起點一邊是「天主教」版本的歷史,另一邊則是「基督教」視點。無論你從哪一邊進入,最終也會繞一圈再出來,目的是要觀眾嘗試理解另一種想法。 以博物館介入政治風眼,叫這座 Tower Museum 遂先後獲得歐洲年度博物館第二位、愛爾蘭及英國年度最佳博物館的榮譽。
作為中國藝術欣賞及愛好者,相信西九故宮會帶來一些我一直沒有機會看到的珍品吧。